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顾铭心律师的原创博客

记单车骑行之乐,书教育法政常识,评世间万态乱象,露情感喜好憎恶,吾博吾娱吾自乐.

 
 
 

日志

 
 

青年学生一生中最关键的两次抉择  

2009-12-28 23:55:25|  分类: 志愿填报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学生一生中会面临无数次抉择,有的抉择很轻松,有的抉择很痛苦;有的抉择很一般,有的抉择很关键。其中最为关键的两次抉择应该是高考志愿的抉择和人生职业的抉择。

                                                              一、高考志愿的抉择

       高考志愿是考生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重要选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个人的规划同国家事业的规划一样,也要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因为今天的选择便是明天发展的基础。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多是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校和专业也各有不同,所以考生对自己未来的设计不可能千人一面。高分考生优先选择,选中的仅仅是适合于他的学校和专业,余下的可能正是最适合你的专业,绝不像商店里被前面的顾客淘汰的残次品。如果不依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从职业规划角度进行自我设计,一味追求所谓“热门专业”,甚至拿自己的劣势去同别人的优势竞争,不仅会在填报志愿这一环上失利,还可能造成人生职业规划起跑线上的先天不足。

  许多家长或考生会问:“上哪个大学,读哪个专业最好?”而这时我们总是想这样回问:“你对所谓的热门专业和自己向往的学校和专业了解吗?你能确定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吗?能描绘自己心中的职业理想吗?”

  按照培养方向的不同,大学通常会被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学术理论型大学,也就是综合性大学;第二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三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如果用一条直线形象地表示,直线的一端是学术理论型大学,另一端就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间是过渡型的应用本科高校。学术理论型大学以学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培养方向倾向于研究型的学术人才,毕业生比较适合在大学或者实验室搞基础研究,但这类工作岗位竞争较为激烈,目前招聘目标主要是相应专业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方向是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尽管所学的是较为专门的应用技能,但其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高,毕业生就业情况好。

  近些年,随着新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多数专业已在逐步产生变化,学科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取向凸显出来,即使是传统特色的专业也在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转变,三类高等学校的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是最近几年,高校每年都有直接指向社会需求的新增专业或调整专业出现。新增专业呈现出多学科的交叉性,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瞄准新兴行业急需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应当说,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专业都能在“学术-应用技术”这个坐标上找到一个点,能够表明其对于学术理论或是应用技术的偏重。对于每个考生而言,依据个人特性的不同,也可以在“研究型-应用型”的人才坐标上找到自己的点。志愿填报应该使两个坐标对应起来。

  个人志向、兴趣、能力、性格等是考生选择专业的依据。选择符合自己特长的专业,可以扬长避短,这是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曾经有些考生,为了上一个好学校,压抑自己的职业理想,读了不喜欢的但是所谓热门的专业,但上大学后,对自己喜爱的专业越来越难以释怀,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大学读到第三个月、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时毅然提交了退学申请。第二年再次参加高考,报考自己喜好的专业,直到如愿以偿,才强烈感觉到“自我的回归”。可见志愿填报应当以所学专业能否适合自己的特性,是否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主要标准。

  即便是高分考生,填报志愿也不能仅凭分数,不能只顾专业“趋热”草率选择。志愿选择只是避免“高分低就”,避免“上线落榜”,这些仅仅是一种肤浅的考虑。而“非名牌大学不上”,就更乏理性。上名牌大学是许多考生的理想,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名校情结”过多受到虚荣心驱使,弄不好很可能耽误了自己。比如有人喜欢园林,却不甘心上农林院校;有人很想考体育院校,却怕被人说没文化;有人很喜欢动手,喜欢操作工具和机器,填报技术性强的专业又怕“糟蹋”了自己的分数。其实,全国不少有特色的专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没有设在名望很高的综合性大学里。有的普通院校的某个专业排名可能比一些名牌大学更靠前。

  适合别人的专业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如果缺乏理智的分析,脱离自己的实际,舍弃自己的优势所在,盲目追求热门,进入大学后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学习情绪,甚至在未来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带有遗憾。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分数不十分理想也不要紧,只要志愿填报合理,同样能为自己的个人生涯发展作出很好的规划。

  报考志愿前,有必要先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水平。如自己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对于某一具体专业的要求并不强烈,带有相当的可塑成份,那么你选择的专业可以是基础性较强的,这类专业对应的职业面较宽,未来职业选择的余地较大。如果你的兴趣较为“专门”,是内心深处的喜欢,那么就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服从内心的呼唤,在分数层次的相应学校中确定你所钟爱的专业,同时要说服父母支持你的选择。

  一般而言,职业理想较为确定的考生,填报专业的对应性应当强一些;职业理想还有些模糊的考生,选择可以向基础性的专业侧重,宽泛一些。大学毕业即准备就业的考生,填报专业的对应职业可以具体一点,适当考虑专业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大学毕业后准备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的考生,学业规划可有意侧重某一大方向,选择基础性较强的专业,这样未来专业的选择余地更大。

                                                   二、人生职业的抉择

       大学毕业后,每一个大学生都面临人生当中的第二次关键抉择——职业选择。目前最为关切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选择和确定职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二是在不同职业发展路径中如何进行职业准备。实际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1、选择错误,我们越努力就离成功越远

  选择实际上是为自己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如果方向选错了,所做的努力是为错误而做准备。比如有的同学,学的是会计专业,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组织、领导和人际交往,对自己的专业比较喜欢,但觉得公务员有权、有势,很风光、有保障,从大三开始就以报考从事行政领导职位的公务员为目标,由于他特别“努力”,顺利通过了笔试,但在面试中,由于不善言谈而被淘汰。尽管这样的同学如此努力,也没有逃脱失败的结果,关键不在于他们没有目标,而在于选择的目标不适合他们。可见,努力并不等于成功,如果目标选择错误,越努力,离失败就越近,离成功就越远。

  
       2、影响选择的关键因素---成就动机

  既然“选择”对于我们如此重要,那么,影响我们“选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为什么一些人对自己要求很高,选择的目标也很高,而另一些人,对自己要求一般,选择目标也较低呢?是什么起着最为关键性的作用呢?是成就动机,是人们对未来人生目标的一种渴望和梦想。成就动机高的人,选择的目标就会高,相反,成就动机低的人,选择的目标就会低,正是因成就动机的不同而使我们做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又是因为成就动机趋动着我们的行为,成就动机不同,行为就不同,取得成功和失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我的一位从前的农村中学的同事例正好说明了成就动机对人生决择的重要性,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微山县马坡乡一个偏僻地方的初中学校教书,但他一直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对梦想的渴望和追求使他决定考研,毕业后仍然孜孜不倦刻苦努力,三年后考上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又考上北大的博士和博士后,现在成为了北京科技大学的副教授,正是他内心的成就动机造就了他从最落后的农村到最繁华都市的工作地点的战略转移。

       3、选择需要先量“力”而后行

  除了成就动机外,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还必须搞清自己具备什么资源,喜欢什么,能做什么,“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选择”,盲目的选择会对自己造成负面的影响,就业盲目可能使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考研盲目很有可能使自己考不上研究生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留学盲目不仅投资得不到回报,还很有可能沦为“海待”的危险,创业盲目可能使自己“血本无归”。所以,选择目标必须与自身的条件“匹配”,选择考公务员是因为公务员职位与自己性格能力“匹配”,选择考名校研究生是与自己的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匹配”,选择自费留学是与自己外语能力和经济保障“匹配”,选择创业是与自己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条件“匹配”,很多考研的同学,不顾自身实力偏要选择考名校,选择目标与自身实力的不“匹配”,失败是必然的。
  
     同样,很多同学放弃了考研选择了直接就业,主要因为“家里实在是再负担不起我上学的费用了,而且我也想早一点就业,减轻家庭负担。”没有家庭经济实力的支持,又怎么选择考研呢?而其他同学选择考研,除自身的要求外,往往与家庭因素有极大的关系,由于就业压力大,很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直接就业,而全力支持子女考研。考研的同学往往都具备了家庭的支持和经济的保障这个“力”而选择了考研。
    
      所以,职业生涯决策主要是受“力”而影响的,每当我们遇到职业困惑,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先量“力”而后行,这个“力”包括知识、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家庭背景、经济实力、社会资源等等,每个人的“力”基本上都是不同的,职业生涯的决择往往是因“力”不同,而选择的职业道路也不一样的。

       4、定向再定位 确定职业目标

  无论我们选择就业还是考研,选择留学还是创业,都需要围绕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目标进行选择,我提出了“先定向再定位”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制定目标的困难问题,“定向”指的是职业方向,“定位”指的是具体的职位。例如“定向”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但职业经理人的分类很多,必须再确定具体的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就很具体;定向后再定位,就是在人力资源方向中确定具体的职位,比如一名大学生的定位就是“人事专员”,那么要成一名职业经理人就必须从“人事专员”到“人事主管”,再到“人事经理”和“人事总监,最后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飘浮在空中,而是必须落地”。“先定向再定位”就是让同学们的目标“落地”,目标“落地”了,我们在大学时光才会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毕业时,我们的内心才会有一份踏实。

       5、不要把实现目标的途径误当成“目标”

  考研、留学、创业、就业不是职业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比如,你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当然要选择考研这个路径,因为硕士以上学位是成为大学老师的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但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市场营销经理,硕士学位就不是必须的要件,相反,经验和实践能力远远重学历,那你选择考研的可能就是弊大于利。所以,我们不能为考研而考研,为了创业而创业,为了留学而留学,为了就业而就业,又如,有很多大学生就业时没有求职目标,也没认真思考过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认为求职就是发简历,去招聘会,这样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吗?所以,我们的选择必须围绕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是选择职业路径的前提,选择正确的路径是实现职业目标的保障。

         6、理性而正确的选择+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成功彼岸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并不否定努力的重要性,目标选择正确也并不意味成功,如果没有努力,一切都等于零。我们选择了正确的目标后,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有时候我们发现,我们过去制定的目标会因为情势的变化,并不适合我们了,这个时候,就要进行反思,为什么不适合了?需要如何修正和调整目标?所以,选择并非静态的,而是动态,正确的选择是取得成功的前提,但正确的目标选择+不懈的努力才能接近和达到目标。

  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必须在大学期间进行充分的准备,“练好内功”。我们每个人选择的职业目标不同,选择的路径也不相同,每条路径中为实现目标做出的准备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在大学期间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需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我个人主张,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大学生应该尽可能多接触社会和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做好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的准备。

       总之,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定正确的目标和方向,选择正确实现目标的路径是都极其重要的,我们应该学习正确选择的方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所追求的目标,做出正确而理性的选择,并进行有计划性和有针对性的准备,正确的选择和有效的准备才能使我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

       最后,祝所有的青年学生都能正确选择,梦想成真!

 

  评论这张
 
阅读(26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